经常有妈妈后台留言问我:要生出白净宝宝,孕期应该多吃点什么呢?网上随便一搜,不难发现咱们中国人对白皮肤的追求,从娃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了。宝宝皮肤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平时很多高颜值的说法都是和皮肤白有关系的,像什么「一白遮百丑」啦,「白富美」啦~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宝宝的皮肤更加白白嫩嫩呢?孕期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呢?
皮肤颜色由什么决定?
首先,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影响肤色的多种因素。
皮肤的颜色主要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。
在「内」,这些因素包括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、类胡萝卜素的水平、真皮层中血红蛋白的氧化状态以及血液的还原状态。此外,皮肤的厚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。
在「外」,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,对皮肤颜色也有显著的影响。
强烈的日晒会刺激皮肤产生更多的黑色素,这些黑色素会被运输到皮肤的表层,导致肤色加深。
胎儿出生后皮肤颜色长成什么样,主要是由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决定,其中,先天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1.先天因素
宝宝的肤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。
如果准爸妈们皮肤比较黑,宝宝往往也会比较黑;如果准爸妈们皮肤比较白,宝宝的皮肤也比较白。
如果准爸妈们的皮肤是一黑一白,那宝宝的皮肤可能会介于黑白之间的中和色。
很多爸爸妈妈希望通过孕期饮食来改变肚子里宝宝的肤色,但实际上,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这是有用的。
2.后天因素
如果在遗传的基础上,让宝宝的皮肤尽量往变好、变美的方向发展,那么家长可以在宝宝出生后多做一些努力。
比如,给宝宝做好防晒,最大限度地减少紫外线照射引起的色素沉积,别让宝宝被晒得太黑。
揭秘3大孕期胎儿美白谣言
1.美白谣言|多吃维生素C
有人说维生素C具有美白的效果,因此孕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,如苹果、葡萄、猕猴桃等,生出来的小宝宝就会白皙。这个谣言看似非常「合理」,这主要还是因为它确实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。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抗氧化剂,它能够阻止黑色素的氧化过程,直接减少黑色素的形成,也可以通过影响黑色素形成的多个环节。例如它可以减少多巴和多巴醌类物质的形成,从而达到抑制黑色素的产生。然而,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。人类的肤色遗传是由至少2对以上的基因共同控制的,且不存在显性或隐性基因的区分。因此,即使孕期补充再多的维生素C,也无法改变由基因决定的宝宝肤色。那我们还需要补充吗?答案是:需要。维生素C对于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非常重要。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,因此必须通过饮食摄取。孕期建议的维生素C摄入量为每日约120mg,不要超过4-5g(相当于连吃50个橙子),因为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不适,不过正常饮食的话也很难超标。
2.美白谣言|吃白色食物
还有一种可笑的谣言就是孕期吃「白色的食物」,不吃「黑色的食物」,小宝宝的皮肤就会白皙。
所谓的「白色食物」包括牛奶、椰青、山药、火龙果等,而黑色的食物除了那些真正是黑色食物以外,还包括焦色的或油炸的食品。
其实这个不用我多说,大家应该也能认识到这个谣言的荒唐之处。
如果吃什么颜色的食物,就能影响宝宝的肤色的话,那孕期多吃西红柿、青苹果、橙子等,岂不是可以生一个五彩斑斓的娃?
所以,无论是白色还是黑色的食物,只要纯天然,孕期都可以适量使用的。
而且,孕妈妈们摄入各种颜色的食物,还有利于保持均衡饮食,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。
3.美白谣言|吃燕窝
燕窝历来被大家视为一种珍品、补品,似乎成了孕期必备滋补品。
那么燕窝真的能让小宝宝皮肤变得白皙吗?
答案是:不可能。
因为燕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和某些杂质,无论哪种成分,都没有减少皮肤内黑色素的效果,自然而然没有美白皮肤的作用。
而且燕窝价格那么贵,还得泡发了吃,一顿就吃那么一点,还不如吃个鸡蛋有营养呢,更别说让宝宝皮肤变白了。
因此,对于燕窝,建议大家就别再花那个冤枉钱了,还是把钱攒着买个包吧!
其实,对于准爸妈们希望自己的小宝宝皮肤白皙的心理,是非常理解的。
但就像前文中提到的,决定肤色最主要的因素是皮肤内的黑色素含量。
而这个含量的基数,打在娘胎里就已经被基因编码决定了。
因此,必须奉劝每一位准爸爸、准妈妈们,不要过分纠结宝宝的肤色,无论是哪一种色号,健康才是最重要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