妈妈们免不了要面对的挑战之一,就是宝宝随时随地花样百出的哭,饿了哭,尿了哭,难受了哭,哭的各种招式层出不穷,声音有大有小,高高低低,有时还带着小动作“手舞足蹈”,好像在跟妈妈说着什么,发送着宝宝“语言”的“信号”,面对这么多“婴语”,常常让很多新手妈妈手忙脚乱,今天就要给妈妈们讲一下宝宝哭声里的学问,读懂这门“婴语”,带宝宝就简单多啦!
吃奶吃到一半,突然发脾气,爆哭!
婴语解读:宝宝喝奶太急,吃到一半,全身用力、小腿乱蹬,是因为吃进了空气不舒服。
解决办法:停下喂奶的动作,先把宝宝竖抱起来拍嗝,等嗝出来了再继续喝。否则,继续喝奶,喝完会很容易吐奶。如果宝宝挣扎的厉害,要更加耐心,可以让宝宝趴在身上,护住脖颈,自下而上轻轻拍嗝。
吃饱了以后,在怀里蹭来蹭去
婴语解读:宝宝困了,要睡觉。
解决办法:不要逗弄宝宝,赶紧哄睡。
睡觉期间,突然哼哼唧唧,睡睡醒醒
婴语解读:要换纸尿裤,或者热了。
解决办法:检查宝宝的尿片,及时更换,或者调节室温。宝宝的新陈代谢快,体温较成人也要高一些,睡觉时也要注意不要盖得太厚。
半夜哼哼唧唧,全身用力扭来扭去
婴语解读:可能睡前吃得太饱了,或者有嗝没拍出来导致胀气不舒服。
解决办法:把宝宝抱起来,如果醒来,就竖抱拍嗝。如果没醒,就竖着抱一会儿,等待自然排嗝。
满脸通红,五官都在使劲儿
婴语解读:要拉臭臭了。
解决办法:调整怀抱宝宝的姿势,方便宝宝用劲。如果是早产的宝宝,排便时,可能还会剧烈哭闹,面容痛苦。这种情况,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性状,如果干硬,可以适当补水。
某个时间段准时大哭大闹
婴语解读:尤其是黄昏时段和半夜,突然无故大哭大闹,且很难哄好,可能是肠胀气或者肠绞痛!
解决办法:每次喂奶1小时后,做排气操预防胀气。满月的宝宝可以做飞机抱,必要向医生问诊,排查以后,吃些益生菌。
左右摆头,嘴巴微张
婴语解读:宝宝饿了。
解决办法:及时喂养。一般新生宝宝2-3个小时左右就要喂一次奶。如果宝宝中间有排便,喂奶就要更早一些。
熟睡时,突然伸直双臂
张开手指,弓背,头向后仰
婴语解读:可能是有突然的噪音,或惊跳发射/摩罗反射。
解决办法:不必弄醒宝宝,让宝宝继续入睡。但,如果宝宝频繁出现,导致影响睡眠,则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。
|